新光證券2023華新科小資存股推薦開戶券商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© Reuters. 丹納赫公司Q4每股盈利及營收勝預期   DHR +1.11% 從投資組合中新增/移除 加入觀察名單 新增持倉盤 頭寸被成功添加到: 請為您的持倉投資組合命名 種類: 買入 賣出 日期:   數量: 價格 基點價值: 資金槓桿: 1:1 1:10 1:25 1:50 1:100 1:200 1:400 1:500 1:1000 佣金:   創建一個新的觀察名單 建立 創建一個新的持倉投資組合 新增 建立 + 添加另一個頭寸 關閉 Investing.com - 丹納赫公司 (NYSE: DHR)星期二發佈了第四季度的財報,資料顯示,公司營收高於分析師的預期,每股收益勝分析師的預期。 在該公司發佈的最新財報中,公司每股收益為$2.87,總營收為$8.4B,而此前Investing.com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,分析師預期該公司的營收為$7.84B,每股收益為$2.50. 今年以來,丹納赫公司的股價累計上漲了4%,低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累計4.7%的上漲了. 在丹納赫公司公佈財報前,本月還有一些保健行業的美股公司也公佈了財報。 年1月13日 聯合保健集團發佈了第四季度的財報,其每股收益為$5.34,營收為 $82.8B , 華爾街對該公司的業績預期為每股收益$5.18 , 營收為$82.47B. 此外,Neogen Corp年1月5日 發佈的業績報告勝分析師的預期。資料顯示,該公司的每股盈利為 $0.15 ,營收為$230M . 此前,Investing.com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,分析師預計公司的每股盈利為$-0.08,營收為$234.05M. 【本文來自Investing.com,閱讀更多請登錄hk.investing.com或下載Investing.com App】

新聞02

MoneyDJ新聞 2022-12-05 14:52:53 記者 蔡承啟 報導因日圓相對於美元走升、引發出口相關股跌勢,拖累日經225指數5日以低盤開出,不過之後因迅銷(Fast Retailing)等權值股大漲,支撐日經指數翻紅,終場上揚0.15%或漲42.50點,收27,820.40點,3個交易日來第2度走揚。 東證股價指數(TOPIX)終場跌0.31%(跌6.08點),收1,947.90點,連續第2個交易日走跌。 東證Prime今日上漲家數616家、下跌家數1,135家、維持平盤家數84家。東證Prime今日成交額為3兆1,716億日圓,連續第59個交易日高於顯示買氣活絡界線的2兆日圓大關。 就類股表現來看,全部33類股中、有9類股上揚,其中以鋼鐵業類股漲幅最大,其次依序為礦業、空運業和零售業。 根據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,美元兌日圓上週五(2日)貶值(即日圓升值)0.75%至134.34,連續第5個交易日走貶,盤中最低點133.61創約3個半月來(8月16日以來)新低;截至日本股市5日收盤(台北時間上午14點00分)為止,美元兌日圓報134.55。 日本出口相關股下挫。豐田汽車下挫1.01%、日產汽車大跌2.72%、本田下挫0.86%。 因不夠冷、防寒衣物需求弱,拖累UNIQLO日本同店銷售5個月來首度陷入萎縮,不過UNIQLO營運商迅銷今日大漲3.11%,收83,890日圓,創逾1個月來(10月27日以來)收盤新高水準。 日本媒體Kabutan指出,迅銷今日漲幅為日經225指數貢獻86.63點漲點、漲點貢獻度高居日經指數成分股之冠。 日本部分蘋果概念股走揚。村田製作所上揚0.29%、太陽誘電上揚1.03%。外媒指出,鴻海正盡全力招聘新員工,鄭州廠有望在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初左右恢復滿載產能生產。 韓圜走升、三星等權值股下跌,拖累韓股今日下挫。韓國綜合股價指數(KOSPI)5日收盤下跌0.62%(跌15.01點),收2,419.32點。 根據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,截至韓股5日收盤(台北時間14點30分)為止,韓圜相對於美元升值0.60%至1,292.15兌1美元;韓圜相對於美元2日升值0.21%,連續第4個交易日走升。 三星電子5日收盤下跌0.17%、收30,300韓圜;記憶體大廠SK Hynix下挫1.10%、收81,000韓圜;車用電池大廠LG新能源公司(LGES、LG Energy Solution)重挫3.60%,收563,000韓圜。 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新聞03

1/5盤前》急單湧入 這檔MCU IC吸睛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3.01.05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今(1/5)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: A.利多因子: 1.還稅紅包來了!政院規劃1,400億元財政餘裕與全民共享,每人將發6,000元現金,預計3月入帳。法人看好,將進一步點火本土內需消費力道,其中以電商、餐飲、觀光、百貨四大族群受惠程度最高,在政策利多加持下,有望扮演盤面多方主流。 2.對於超徵稅收如何應用,蘇揆4日宣布,每人擬發放6,000元現金,並在農曆年後入帳。此外,他也宣布,年前針對兩弱勢族群加碼,低收入戶每月每人發750元、中低收入戶500元,時間長達一年。 3.美股在新年首個交易日開局失利後,4日開盤走高,早盤時段美國發布了兩個經濟數據,四大主要指數一度應聲下挫,午盤再度拉回,尾盤時段聯準會釋出2022年12月的會議紀要,顯示官員仍維持鷹派基調,美股聞訊回吐漲幅,不過在低接買盤湧現之後,四大指數終場震盪收紅。 道瓊工業指數勁揚133.40點或0.40%,收33,269.77點;標普500指數上漲28.83點或0.75%,收3,852.97點;那斯達克指數上揚71.78點或0.69%,收10,458.76點;費城半導體指數揚升68.47點或2.74%,收2569.46點。 4.美國消費電子展(CES)將於1月5日至8日開展,包括宏達電(2498)等八大科技公司董總座將率隊參加,AR、AIoT、5G、WiFi 7、10G新產品百花齊放,包括友達(2409)等16檔概念股,法人本周以來搶進,股價逐漸升溫。 5.佳世達艦隊綜效持續領航,繼仲琦(2419)、互動(6486)2022年12月營收攀頂後,明泰科技(3380)也跟進加入了創高的行列,不僅12月合併營收以36.46億元寫下歷史新高,全年表現也不含糊,也以336.34億元再締新猷。 6.工業電腦大廠友通(2397)公告12月自結合併營收約15億元,年成長0.61%,相較前月增加5.34%。累計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約161.57億元,較前一年132.1億元成長22.29%,全年營收續創歷史新高,這也是友通連續5年繳出正成長的成績單。 7.庫存持續去化帶動需求回補,加上2023年兩大CPU廠的伺服器新平台放量可期,銅箔廠金居(8358)今年營運可望回溫,市場看好該公司今年業績值得期待,買盤湧進推升下,金居4日攻上漲停板。 8.2022年市況反轉,尤其眾多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,PCB上游材料廠商受到不小的影響,儘管新的一年首季因傳統淡季和工作天數少,預期市況仍淡,不過業者看好,2023上半年庫存將持續去化並落底,加上伺服器新平台、車用電子等產品仍為2023年營運帶來支撐,後續營運逐漸回升可期。 PCIe Gen 5伺服器平台Intel Eagle Stream和AMD Zen4 Genoa拉貨,高頻高速銅箔基板供應商台光電、聯茂可望受惠。(閱讀全文) 9.房地產「代銷天王」海悅(2348)受惠全台布局代銷案、自建案加入貢獻行列,4日公布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達49.2億元,寫史上次高;展望2023年,平均地權條例若修法通過,由於主要客層都是首購、換屋及長期置產客,預期對於代銷業務會有正面發展。 10.科技業年度盛會之一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 2023)炒熱「物宇宙(Metaverse of Things,MoT)」商機,隨著虛擬化及沉浸式體驗技術融合,元宇宙數位孿生發展已成大趨勢,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擴增實境(AR)商機更為明確,美國消費技術協會(CTA)指出,元宇宙已經比想像中更貼近日常生活。 11.受惠北美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大舉興建資料中心,新平台帶動伺服器換機潮,研究機構看好伺服器長線商機,點名台達電(2308)將大啖伺服器電源營收成長力道,信驊(5274)長期成長趨勢不變,雙雙給予「買進」投資評等。 12.台股4日小幅回檔,但不少個股擁題材加持,股價逆勢收紅,綠電/儲能即為一大族群,風電指標股上緯投控(3708)、重電大廠中興電工(1513)吸引三大法人青睞,全數站在買方;以外資來說,對上緯投控買超1,241張,對中興電更買超2,097張。 投信4日對上緯投控、中興電則分別買超246張、1,062張;自營商買超上緯投控340張,買超中興電458張。 13.據法人調查顯示,2023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仍處於庫存調整周期,隨即在下半年有機會進入庫存循環尾聲,預期半導體股2023年將呈「先蹲後跳」走勢。(暫觀望) 14.2022年在黑天鵝與灰犀牛交相襲擊下,投資市場遭遇慘烈修正;進入2023年,經濟衰退疑慮、烏俄重啟戰端、大陸疫情反覆等負面因素持續干擾下,上半年的金融市場仍偏向高度震盪,能對抗波動兼具提前卡位未來增值潛力的高股息ETF策略,仍可望獲得存股族資金青睞。 15.全球通膨導致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,並造成半導體生產鏈庫存去化壓力至少延續到2023年中,但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 2023)有超過3,100家企業參展,逆勢創新高紀錄。主辦單位美國消費技術協會(CTA)指出,包括科技服務、自動化裝置、健康量測、OLED電視、行動遊戲裝置等五大領域2023年將會維持成長。 16.農曆春節將至,銀行祝福客戶「錢兔似錦」的發財小物大放送也鳴槍起跑,其中兆豐、元大率先宣布,將於春節前發送發財小物的規畫。 17.從2022年第四季開始,黃金價格就開始止跌回升,甚至自每盎司1,620美元,悄然站回每盎司1,850美元之上。 金價在短短兩個月自低點,強勢反彈超過10%的幅度,一部分來自美元指數與公債殖利率相繼回落,但更大原因來自其他外在因素。 18.車業龍頭和泰汽車2022年風光達成「大四喜」,小型車、豪華車、大型商用車、共享車業績均稱霸台灣市場,風光發出業界最高的三個月年終獎金,4日並舉辦尾牙犒賞員工。和泰樂觀防疫險風暴過後可以跳得更高,總經理蘇純興霸氣高喊2023年要創更多紀錄,讓世界看見和泰! 19.台灣婚宴市場產值超過千億,新天地(8940)餐飲集團擴大布局婚宴市場,旗下持股7成的「萊特薇庭」高雄館,2023年首季加入營運,集團全台八家據點總桌數衝高到1,400桌,名列全台前三大「辦桌王」,預期2023年在好日子天數多達90多天助攻下,婚宴接單量看增5成。 20.跨境旅遊自國門解封後出現曙光,惟現階段國際航空運能仍不足,加上受全球通膨、燃油價格上漲等影響,交通運輸成本增加,同時人事成本亦上漲,雄獅旅行社發言人、總經理賴一青4日表示,預估赴海外旅遊市場暑假才會「康復」並慢慢出現高峰,但旅行團團費恐「全年都很難調降」。 21.俄烏戰爭催化綠能需求,台塑(1301)、台聚(1304)、亞聚(1308)、上緯(3708)EVA、碳纖維、風電樹脂營運添利。俄烏戰爭持續,能源價格高漲,太陽能需求火熱,市場預期2023年第一季歐洲綠能需求持續;另2023年為大陸十四五太陽能裝機規畫第三年,目標90GW,較2022年增加15GW,預期整體訂單增加10~30%。 22.NCC委員會議4日針對兩宗電信合併案進行第一次實質審查。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,兩案已進入「改考券」階段,不論審議結果最後是讓台灣電信市場,由五家變成四家或變成三家,都受到國際矚目,尤其五家變三家的結果,將會是全世界唯一情況。(中性看待) 23.受到虧損拖累而股價低迷的網家(8044),月KD黃金交叉後,4日成交量暴增至7,401張,以漲停價59.4元作收,也帶動電商類股一併收紅。包括美而快(5321)、創業家(8477)、91APP-KY(6741)4日均收紅盤。 24.微控制器(MCU)廠松翰(5471)2022年前11月合併營收年減42.6%至31.73億元,創三年以來同期低點。法人原先預期松翰2022年營運可能年減超過四成,不過在12月醫療相關訂單湧入後,有望縮減業績衰退幅度,且這波急單可望延續到2023年第一季,增添額外動能。( 閱讀全文 ) 25.住展雜誌最新統計「2022年十大建商排行榜」4日出爐,寶佳機構五度蟬聯「推案王」寶座,且是唯一突破千億大關的建商;第二至十名分別為茂德、興富發、愛山林、華固、中悅、璞園、麗寶、尚志、冠德。展望2023年,威京總部集團中石化旗下鼎越開發的「京華廣場」一案就破千億,最具年度冠軍相。 26.宏碁(2353)集團截至2022年底為止,已有總計十家公司在台灣資本市場公開發行,除了宏碁外,這些IPO老虎軍團在去年度的各季度營收比重皆已達兩位數,尤在第三季的營業利益占比更首度超過4成。 27.華碩繼發布旗下ROG電競家族新品後,第二場CES 2023展前全球新品發表會由共同執行長許先越領軍,針對創作者、商用、家用及主流入門電競族群,再端出全面升級新一代CPU、GPU的PC新品,其首款採用裸視3D OLED筆電顯示技術的新品也正式亮相,與去年推出裸視3D顯示技術筆電的宏碁對陣意味濃厚。 28.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影響,全球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器(MLCC)龍頭日商村田製作所(Murata)社長中島規巨表示,目前公司生產供應鏈仍以中國為主,但之後客戶圈有可能分為美國、中國兩大陣營,為了確保對中美客戶供貨順暢,只能採取多條供應鏈模式因應。(中性看待) 29.科技業年度盛會之一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 2023)於美西時間5日登場,主辦單位美國消費技術協會(CTA)指出,後疫情時代雖然面臨全球通膨及需求放緩壓力,但市場持續追求創新應用,CES 2023聚焦企業科技創新、元宇宙及Web 3.0、交通及行動通訊、健康科技、永續經營、電競與服務等六大主題,為科技產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。 30.環球晶、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,2022年12月陸續聽到客人希望交貨調整,5、6吋晶圓稼動率下降到8~9成,其他都是滿載,今年將是「先低後高」,上半年會低一些、下半年會復甦,但長約價量齊揚,全年高稼動、年成長的展望不變。 31.科技業搶人才,比薪酬也比福利。台灣大提出相應的獎酬與福利,對於優秀人才,一般員工全年薪酬約可達18個月以上,新推出的「HIPO疾行軍」招募計畫,主要徵求具備勇於接受挑戰的高潛質(High Potential, HIPO)程式開發、數據科學領域專才,由高階主管擔任導師,進行完整培訓,台灣大並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及留才獎勵金,台灣大強調,百萬年薪不是夢。 32.台泥4日公告,臨時董事會決議執行庫藏股,以23.45元至50.99元區間價格,自1月5日起至3月3日買回2萬張,最高總金額10.19億元,若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,將繼續買回。 33.僵持已久的中澳關係出現曙光,傳中國對澳洲煤炭持續超過兩年的進口禁令鬆動。消息指出,中國監管單位正研擬恢復澳洲煤炭進口,首波開放企業將包括寶武、大唐、華能和國能等四家公司,最早將於4月1日起重啟。 34.雙王會又將重出江湖,繼台積電宣布在元月12日召開法說會之後,大立光也在4日跟進宣布在同一天召開法說會,在2023這個景氣看衰年,雙王會將碰撞出什麼火花?2022年9月起營收回春的大立光是否浮現谷底回春的契機,都將是台股新年行情的重頭戲。(暫中性看待) 35.星展銀行4日說明2023年第一季經濟展望,估測台灣2023年GDP成長率放緩至2.3%,即2015年大陸經濟放緩期間水準。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,2023年台灣通膨率約1.8%,高於十年平均水準的1%,貨幣政策必須保持靈活性,估計央行第一季還會升息半碼,第二季才會轉到中性,平穩保持重貼現率1.875%到年底,但預期不會很快降息。(中性看待) 36.壽險公會公布2023年1月保單分紅利率,由前一月的1.38%拉上1.5%,上升12基本點(1個基本點是0.01百分點),創2009年1月之後的14年新高,從2022年3月谷底的0.81%上拉69個基本點,有些利率保單是以保單分紅利率作依據,保單預定利率若在1%以下者,保戶即有機會分紅。 37.CMOS影像感測器廠晶相光(3530)2022年12月合併營收2.02億元,創超過半年以來單月新高,不過累計2022年全年營收仍衰退近5成。法人指出,晶相光仍在庫存去化階段,最快要到今年第二季才可望逐步展現成效。 38.如何將年終獎金放大?如何趁年輕累積老後現金流?如何強化家庭安全網?南山人壽用一張保單給答案,即二年繳費、美元利變還本終身壽險,訴求每年可領1.9%~4.4%不等的生存還本金,創造現金流,又有終身壽險保障,身故與完全失能保險金可選擇分期給付,可兼顧家庭責任,加上高保額折扣與強勢美元,滿足理財需求。 B.利空因子: 1.台積電法說會熱度未演先轟動,繼花旗環球證券後,瑞銀、高盛、德意志證券接連提出法說關注焦點與預測,投資評等以「買進」為唯一共識,然而,基於終端需求不振與產業景氣下行循環,外資同步提出上半年營收連兩季衰退、全年營收無增長等保守預期,先替市場打預防針。 台積電已敲定12日(下周四)召開本季法說會,但4日卻跌破巴菲特防線450元關卡,終場股價下跌3.5元以449.5元作收。外資連五日站在賣方,合計賣超2.57萬張。 2.指揮中心4日公布國內新增541例境外移入,為2020年疫情來新高;另新增33,330例本土個案,與上周三相比成長近2成。發言人莊人祥分析,大陸入境旅客數量增加、國外來台旅客數較多,及國人假期在海外染疫返國通報等都是境外移入增加可能因素。 3.2022全年美債殖利率一路飆升,銀行業者大敲警鐘,更主動進行壓力測試。根據金融圈人士透露,已有越來越多銀行開始對美債殖利率飆漲的「終點」,進行情境模式並啟動壓力測試。 其中,對美債殖利率飆高情境,「最高已設算到5%(10年期公債殖利率)」,作為內部評估資本適足率、普通股權益比率等指標屆時的表現,及是否需要辦理現金增資的考量。 4.總體經濟持續下行,PC產業市況低迷不振,先前多次提前示警的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4日再預告,PC市場要回歸到2017~2019年疫情前時、由剛性需求支撐的正常態勢,「快則一年、慢則需要兩年」。 5.美債殖利率狂飆,讓銀行業紛紛自行展開壓力測試的沙盤推演,因金管會先前發函銀行業者所設計的壓力測試情境已「破表」。金融圈人士透露,金管會設定的美債殖利率水準原本是輕微上升100個基本點(1個基本點是0.01個百分點)、嚴重情境上升200個基本點,實際上2022年飆高幅度達300個基本點,不僅金融圈跌破眼鏡,並超乎主管機關預期。 6.CRIF中華徵信所4日指出,由於半導體衰退擴大,台灣2022年12月出口可能只有307.1億美元至325.2億美元,整體第四季出口值約1,068億美元至1,086億美元,遠低於財政部所預測的1,176億美元,主要因對中國大陸(含香港)2022年下半年出口明顯走弱,更預估2023年台灣出口衰退更達5%至9.1%。 7.去中化玩真的?在美中關係緊繃狀況下,不只敏感的半導體晶片業風聲鶴唳,連筆電產業也開始動起來。供應鏈指出,筆電品牌大廠戴爾(DELL)已經通令供應鏈與代工廠,目標在2025年、要把五成產能移出中國。 8.機車內需市場處在景氣衰退海嘯第一排,2022年機車內銷總量僅73.4萬輛、年減9.3%,創下2016年以來新低紀錄。而電動機車儘管有各級政府多項補助力挺,但也不敵疫情與整體市場退潮,2022年銷量降至8.7萬輛,退回2018年的水準。 9.全球經濟籠罩衰退陰霾與大陸確診案例攀升,打擊石油需求展望,開年頭兩個交易日國際油價接連重挫。油價繼3日大跌逾4%後,4日再挫低逾2%。 10.近日加密幣產業負面消息不斷,再加上加密幣交易所FTX破產引發連鎖效應,使美國政府更加嚴陣以待。聯準會、聯邦存款保險公司(FDIC)、貨幣總稽核辦公室(OCC)等三大金管機構共同發出警告,要求銀行業提防加密幣風險。 11.高通膨壓力導致家庭生活水平遽降,進而衝擊經濟活動,高盛經濟學家預測,英國今年經濟勢必衰退,在G10(10國集團)國家中敬陪末座,萎縮幅度與俄羅斯不相上下。 華爾街投行高盛在2023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,英國今年實質GDP萎縮1.2%,表現在G10中墊底,但2024年將由負轉正擴張0.9%。 12.延續去年沈重賣壓,蘋果股價在新的一年交易首日又告大跌,丟掉「2兆美元市值」的王冠,此為2021年3月以來首見。顯示投資人擔憂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通膨居高不下,恐怕對於蘋果裝置需求帶來打擊。 13.TikTok與網飛等串流平台崛起,搶食線上廣告大餅,美國線上廣告兩大巨頭谷歌與臉書母公司Meta去年合計市占跌破5成,創下近十年來首見,專家預期雙雄的市占率未來恐持續萎縮。 14.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(Paul Krugman)再度重批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在社交媒體推特的胡亂發言,缺乏「衝動控制(impulse control)」,將使特斯拉流失客群,加速失去電動車市場領導地位。 由於去年交車量遜於華爾街預估與該車廠原訂目標,特斯拉周二股價急瀉12.2%,創兩年多最大單日跌幅。收在108.1美元,為2020年8月13日以來最低價。 15.2022年大陸房市的房債危機餘波盪漾,導致房價低迷不振。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,2022年,大陸百城新屋價格累計下跌0.02%,為2014年以來再現負增長。另外,百城二手房價格也累計下跌0.77%。 16.美國急速升息,加上新台幣大幅貶值、資本市場波動,讓近年走紅的美元保單在2022年買氣大受影響,前11月僅銷售約新台幣3,643億元、年衰退32.8%,多家公司12月雖拉高宣告利率及推出新保單,但仍在「預熱」,全年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恐約新台幣4,000億元上下,創2017年以來的六年新低。 17.內政部營建署14年前基於大台北都會區房價和租金高漲,選在板橋、林口推出合宜住宅,其中板橋浮洲合宜住宅由日勝生得標,規劃有446戶出租住宅,4日傳出突襲式漲租,若要續租,租金漲幅高達七成。 18.市場研究機構表示,儘管2022上半年整體出貨表現相當穩定,但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大幅削減,2022年液晶監視器預計出貨量為1.35億台,年減7%。考量疫情帶動的需求紅利退場及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,預估2023年液晶監視器出貨量約1.27億台,年減幅度約5.8%,恢復至疫情前水準,連續兩年出貨衰退。 19.AOI設備廠牧德(3563)4日公告12月營收1.86億元、月增18.81%、年減4.76%,累計2022全年營收為21.02億元、年減23.56%。展望2023年公司表示維持審慎看待。 延伸閱讀 台積電全年營收 2大外資估零成長 CES展登場 16檔概念股來電 還稅紅包大利多 四族群估成多方主流 10檔蘋概股 法人寵兒 這檔買超最多 台股盤前掃描

2890永豐金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, 3296勝德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, 2305全友殖利率排行推薦ptt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2023新光證券開戶注意事項》 6442光聖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2023第一金定期定額手續費證券開戶推薦2023新手證券開戶攻略》 2023中鋼存股名單 2023台新定期定額最低

 

arrow
arrow

    s66yccx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